
藝術史抬槓第一頻道
盧教授
Kategorien: Bildung
Hören Sie sich die letzte Folge an:
Vorherige Folgen
-
85 - 新年特別篇!福兔迎祥~又來閒聊台灣當期各地展覽! Tue, 31 Jan 2023
-
84 - 《影 Looming》非洲坦尚尼亞藝術家MIKA NASAKE個展(Feat.策展人 文巧崳) Tue, 24 Jan 2023
-
83 - 美石謂之玉~象徵國家之力的「玉器時代」登場! Tue, 17 Jan 2023
-
82 - 木質文物的材質居然可以判定出時代跟產地?古人使用木材比我們想得更有智慧!(Feat.木質研究專家-林仁政) Tue, 10 Jan 2023
-
81 - 大禹治水不只是神話故事!青銅器的出現居然和國家誕生息息相關? Tue, 03 Jan 2023
-
80 - 南藝大的拓荒者!漢寶德紀念館落成特輯~(Feat.漢可凡醫師) Tue, 27 Dec 2022
-
79 - 故宮博物院居然還有比打破碗更大條的事情!要退回的蘭千山館文物有何來歷? Tue, 20 Dec 2022
-
78 - 從龍山文化開始,終於可以吃火鍋了! Tue, 13 Dec 2022
-
77 - 南投燒~自己的陶器自己做!全島唯一不靠海的縣市就這樣迸出智慧! Tue, 06 Dec 2022
-
76 - 有了這個,不怕原始生活21天。史前陶器的彩繪是一項黑科技! Tue, 29 Nov 2022
-
75 - 如何在日常的舒適與不舒適之間找到平衡?當代藝展《狀態:迷迷》(Feat.策展人─邱璿芸、黃湘婷、張碩尹、許哲瑋) Tue, 22 Nov 2022
-
74 - 你不需要看懂,抽象藝術沒有懂不懂的必要性。嘉美館《即成態─吳東龍個展》(Feat.策展人─許遠達) Tue, 15 Nov 2022
-
73 - 故宮打破的真的是國寶?清宮舊藏裡還有仿古瓷!? Tue, 08 Nov 2022
-
72 - 觀音媽託夢做文物普查?!恆春大光里觀林寺文物大有來頭! Tue, 01 Nov 2022
-
71 - 鹿港龍山寺修護起爭議?讓我們聽聽專業怎麼說~(Feat.古物修復師─吳盈君) Tue, 25 Oct 2022
-
70 - 《瓦貓》一本關於屋頂上最萌的守護神,以及技藝保存者最執拗的堅持~ Tue, 18 Oct 2022
-
69 - 究竟張曼玉在花樣年華裡換了幾套旗袍?談談旗袍與流行時尚~(Feat. 藝術史學者─孫淳美) Tue, 11 Oct 2022
-
68 - 沒聽過TR磚,也要看過TR磚蓋成的建築物!傳說級的磚來自於高雄中都唐榮磚窯廠! Tue, 04 Oct 2022
-
67 - 藝術史 X 文物修護,幾近毀滅邊緣的文物重獲新生,再現90年前的祝山觀景台視野!(Feat.古物修復師─吳盈君) Tue, 27 Sep 2022
-
66 - 做出人面陶罐,還已知煉鐵!有什麼是史前時代十三行人不會的?! Tue, 20 Sep 2022
-
65 - 不只是民俗畫師,更是追求藝術的純粹!走讀展覽【蔡草如:神話、戲臺與逆光赤城】 Tue, 13 Sep 2022
-
64 - 是蟒袍還是龍袍?在古代,沒錢買整套吉服也有折衷穿法!(Feat.服飾史研究者─廖伯豪) Tue, 06 Sep 2022
-
63 - 交趾陶中的神品至寶,台灣傳統廟宇裝飾的藝術家「葉王」粉墨登場!! Tue, 30 Aug 2022
-
62 - 與故宮文物並駕齊驅的國寶!交趾陶可是廟宇門面的顏質擔當!! Tue, 23 Aug 2022
-
61 - 清代臺南的製糖工具都是從這裡來!歸仁豐饒的鳳梨田見證十三窯傳奇! Tue, 16 Aug 2022
-
60 - 屋瓦的由來居然跟商王以及雨水有關?!有些事,兩千年也不會變...除了愛情,燒磚瓦的窯爐也是永流傳! Tue, 09 Aug 2022
-
59 - 媽祖託夢梳頭換衣服!廟宇神像原來還有全身關節可動的軟身樣式!(Feat.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─李建緯所長) Tue, 02 Aug 2022
-
58 - 不誇張!臺南鄉親們的祖先都有可能沉睡在這裡~南山公墓不只是古老墓區!還蘊藏著臺灣多元的文化內涵~ Tue, 26 Jul 2022
-
57 - 殭屍片裡的物質文化居然隱藏著二元性?聽完這集一定要再看一次電影!(Feat. 型男系主任詹姆士) Tue, 19 Jul 2022
-
56 - 深度走讀南美館地獄幽魂展!(下集)誰的地獄與幽魂?不只看殭屍,臺灣多件當代作品也加入!(Feat.服飾史研究者─廖伯豪) Tue, 12 Jul 2022
-
55 - 深度走讀南美館地獄幽魂展!(上集)是龍袍還是蟒袍?其實穿著官服的殭屍不是人人都有機會當的!(Feat.服飾史研究者─廖伯豪) Tue, 12 Jul 2022
-
54 - 藝轉社區計畫 X 與大自然共生共榮,《侍茶、奉茶、太和茶》特展 (Feat.策展人─許遠達) Tue, 05 Jul 2022
-
53 - 清代人怎麼穿?紫薇頭上的大招牌是出了什麼事?聊聊古裝劇裡的服飾史~(Feat.服飾史研究者─廖伯豪) Tue, 28 Jun 2022
-
52 - 重視「國防文物」!感謝國軍英勇保家衛國!珍貴的國軍「軍史類」國防文物! Tue, 21 Jun 2022
-
51 - 科技 X 自然經驗 ,摸得到的聲音聽得到的圖像--「看日 溫度機器」科技藝術特展(Feat.策展人─許遠達) Tue, 14 Jun 2022
-
50 - 到笨港買瓷器!清代城市人都用這款花紋!你想不到的笨港人生活,不只成套的茶具,還有神秘夜生活! Tue, 07 Jun 2022
-
49 - 埋沒在地底四米下的清代城市!與北港溪共生共榮的笨港一點都不笨,還跟海盜有著不解之緣?! Tue, 31 May 2022
-
48 - 希臘羅馬人就愛這一味!比八點檔還要精彩的希臘神話,很有可能曾受到《黑豹》的影響?!(Feat. 藝術史學系副教授─蔡敏玲) Tue, 24 May 2022
-
47 - 臺灣出土的史前陶器和臺灣原住民超有關係!臺灣陶瓷史全新篇章登場~ Tue, 17 May 2022
-
46 - 機車也擁有自己的設計語言🏍️🏍🏍️汽車其實是雕塑品!? (Feat. 前機車造形設計師─潘昌雨) Tue, 10 May 2022
-
45 - 傳說排灣族的祖先是陶壺所生?原來阿美族早就有“類”電鍋的發明! Tue, 03 May 2022
-
44 - 原來新港文書是來自他們啦~拜壺民族--西拉雅族!住在水裡的祖靈,豪宅持續更新中! Tue, 26 Apr 2022
-
43 - 党項人擁有的神秘軍事黑科技--手榴彈始祖!在宋朝無法施展拳腳,就到西夏來吧! Tue, 19 Apr 2022
-
42 - 臺灣山水 X 立體版畫「《自有景》 陳志良x楊明迭雙個展」全台開跑!(Feat.策展人─許遠達) Thu, 14 Apr 2022
-
41 - 傳說中的地底鬼,居然有超高寫實藝術表現!!秦始皇陵兵馬俑! Tue, 05 Apr 2022
-
40 - 當宋朝流行打泡泡時,北方的契丹大遼在流行什麼?除了神秘的黃金面具!古代也有軍用S腰帶?! Tue, 29 Mar 2022
-
39 - 最實用的陶瓷鑑賞!汝窯趴兔~蓮花式溫碗可以拿來吃泡麵?水仙盆其實拿來裝魚的? Tue, 22 Mar 2022
-
38 - 神品至寶!沒看過汝窯別說你去過臺北故宮!就是這個天青讓乾隆皇帝愛不釋手! Tue, 15 Mar 2022
-
37 - 三代鄭氏家臣,半生江山臥龍。傳說中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居然長眠在台南!探訪柳營果毅後陳永華古墓 Tue, 08 Mar 2022
-
36 - 從歷史學到書畫研究,再到裝幀設計~藝術史研究還能走出什麼樣非古典的道路?!(Feat. 書畫史專家─林素幸) Tue, 01 Mar 2022
Mehr Folgen anzeigen
5